健康中國巴渝行·好醫聲每日科普09丨警惕冬季健康殺手——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又稱循環系統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環系統的疾病的統稱,這類疾病通常是由于高鹽高脂膳食、吸煙、有害飲酒、身體活動不足、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導致的,表現為大腦、心臟及全身組織發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病變,主要包括因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進展導致心、腦和外周動脈供血供氧功能障礙而出現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ü谛牟。?、心肌梗死、缺血性腦卒中、出血性腦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等。
》》專家簡介:

丁賢彬,男,主任醫師,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碩士,留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公共衛生署學習流行病學。重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預防控制所所長,重慶醫科大學、西南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兼職導師,從事慢性病預防控制工作?,F任中華預防醫學會慢性病預防與控制分會常務委員、中國營養學會營養與慢病控制分會常務委員、重慶市營養學會營養與慢性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心血管疾病早期篩查與干預項目咨詢專家、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核心專家。
★警惕!心血管疾病在冬季易高發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眾多,氣象因素是心血管疾病的誘發因素之一。尤其是,冬季氣溫較低,室內外/晝夜溫差大,寒冷刺激及冷暖交替可導致心血管病發生風險增加。冬季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天氣寒冷時,外周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大,血壓升高,血壓粘稠度增加,同時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臟負擔;
②在寒冷刺激下,機體兒茶酚胺分泌增多,易導致血管痙攣、斑塊破裂、血小板聚集,容易形成冠狀動脈內血栓,導致心梗甚至猝死的急性發作;
③冬季呼吸道感染達到峰值.呼吸道感染導致機體發生生化、細胞及凝血系統多方面改變,這些改變易觸發斑塊破裂和血栓栓塞形成。

★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天要注意啥
研究顯示,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冬季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發病率明顯升高,尤其對于老年患者,需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需要注意:
一是注意防寒保暖
合理的保暖措施可以防止心血管受到強烈刺激。根據天氣變化,應及時增減衣物,避免冷水、冷食接觸。冠心病患者不要驟然離開溫暖的室內,應在樓門內、樓梯口或門廳等處停留片刻,待適應氣溫轉換后再進入寒冷的室外。
二是堅持合理用藥
重點在于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擴張冠狀血管等藥物。老年人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極易引發心力衰竭,若發生感冒等時應及時就醫。
三是加強自我監測和定期到醫院隨訪
高血壓患者冬季血壓波動較大,應堅持血壓、血糖、血脂等簡單生理指標的測量。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出院后應定期前往醫院復查并遵醫囑服藥。應隨身攜帶急救藥品,以備不時之需。
四是合理飲食和適當鍛煉
飲食應做到“管住嘴”:飲食以清淡、富含纖維的食物為主,保持低鹽低脂;要少食油膩、辛辣食物,控制煙酒,不宜進補高熱量食物;要多飲水,降低血液黏稠度。心血管病患者冬季的鍛煉方式很重要。適合的鍛煉方式主要有散步、慢跑、騎車、爬山、跳舞、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以提高機體御寒能力,降低對寒冷的敏感性。運動量應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過度勞累。冬季的早晨是心肌梗死的高發時間段,因此晨練不宜太早。

★冬季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
健康生活方式是日常生活預防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發生發展和臨床事件的上游措施,是預防心血管病的基石。預防心血管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是合理膳食
食物多樣,谷類為主;每天攝入蔬菜水果不少于500克,控油限鹽,每天攝入食用油不超過25克,鹽不超過5克,奶豆制品天天有,攝入優質蛋白。
二是科學運動
成人每周應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及以上有氧運動。中等強度(50%~70%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次/分鐘)=220-年齡)有氧運動指快走、打太極拳、乒乓球、羽毛球、騎自行車、慢跑、有氧健身操、打籃球、游泳等??棺柽\動(如健身器械、彈力帶等)可改善身體機能,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降低血壓。減少靜態生活方式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三是控制體重
推薦采用限制熱量攝入、增加身體活動等綜合管理措施減輕并維持健康體重,體質指數控制在24Kg/m2以內,以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四是戒煙限酒
禁止吸煙,吸煙者應盡早戒煙。避免二手煙接觸。過量飲酒增加心血管病風險。
五是保持健康睡眠
每日保持7~8 h充足睡眠時間及良好質量,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六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抑郁、焦慮、暴怒、創傷后應激障礙等精神心理異常與心血管病發生有關。保持樂觀情緒有助于維持心血管健康。
(文/丁賢彬 周玲玲 通訊員 周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