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好醫“聲”丨王地梅:每一次成功搶救的成就感 就是急診醫生最深的情懷
導語:擁有一顆純潔善良的愛心,像對待親人一樣為病人著想、急病人所急;擁有一手過硬的技術,像守護神一樣為病人緩解痛苦、從死亡線上搶救生命……在重慶市東南醫院,醫護人員們雖然做著平凡而普通的工作,但卻用他們執著而堅定的心溫暖著他人。為展現重慶市東南醫院醫護工作者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職業風范,華龍網健康頻道特推出東南好醫“聲”系列報道。
今天將為大家介紹的是,重慶市東南醫院院長助理兼急診醫學科主任王地梅。

隨時上演“生死時速”的急診人
早上7點20分,王地梅主任和往常一樣穿上白大褂,準備開始一天的緊張工作?!凹痹\醫學科的救治都是爭分奪秒的,要最大化地節省時間?!边@是她常掛在嘴邊的話。翻看交班記錄、查看前一天的重點搶救病人,從評估、搶救到溝通、處理,評價每一個環節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更優的處置方式……在她看來,每日晨交班時進行點評是讓年輕醫生快速提升、科室醫療質量得到保證、急診病人得到專業有效救治最簡單有效的措施。
交班結束,一陣急促的呼喊聲伴隨著呼天搶地的哭聲傳來:“醫生,救命啊,快來人啊……”同時一輛小轎車停在了急診醫學科門口,搶救室值班護士條件反射般快速將搶救床推至急診門口準備接病人,值班醫生立即跑到車前查看——一位老年男性患者,意識喪失,面色發紺,呼吸心跳已停止。醫護人員迅速將患者抬至搶救床上,立即為患者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同時送入搶救室。接到通知的王地梅主任第一時間到達搶救室于床旁全程指揮,簡潔快速地下達搶救指令。憑著豐富的經驗與反復演練形成的默契,醫護人員分工明確:持續按壓、分析心律、電除顫、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注射腎上腺素、靜推胺碘酮……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看著監護儀上象征著生命的波形,摸著患者有力的動脈搏動,大家都欣慰地笑了。1名呼吸心臟驟?;颊?,經過他們34分鐘的搶救,再一次創造了生命奇跡!
“心搏驟停4分鐘就會出現腦細胞死亡,超過10分鐘救治成功率極低,存活希望渺茫?!蓖醯孛繁硎荆骸拔以杭痹\醫學科每年急診量近五萬人次,出診三千多人次,其中特別危重的病人有一千余人次,而每次成功的生死營救,不僅得益于醫務人員專業的救治理念,得益于科室長期堅持的規范培訓,更得益于醫護人員的團結協作和忘我付出。這個病例救治過程體現了醫護人員知識、技能、配合的完美統一!”

強將手下無弱兵 精英團隊為生命護航
近些年,為了綠色通道更加暢通,讓危重病人得到更專業高效的救治,王地梅主任牽頭完成了醫院創傷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的制度和流程建設,并負責三個中心的質控。
而每一起驚心動魄的搶救都從急診開始……冬夜凌晨兩點,大多數人還在溫暖的被窩里做著甜甜的夢,急診電話突然響起——“喂,您好,東南醫院急診醫學科?!薄澳愫?,茶涪路發生車禍,有一名患者受傷,需要120救援!”“收到,立即組織人員出發!”……救護車風馳電掣地趕往現場。
患者被撞擊后掉下路旁山坡,急救人員要爬到山坡下救治患者非常困難,但患者的生命卻容不得一絲一毫的猶疑。急救人員戴著探照頭燈,提著笨重的急救物品艱難地向山坡下爬去,終于在一堆枯樹枝中找到了患者,經快速檢傷,初步評估傷情,考慮多發傷。急救人員立即為患者使用置頸托、骨盆固定帶,同時開放靜脈通道補液、止血,采集血液標本,并匯報王地梅主任開啟創傷綠色通道。
救護車載著患者飛奔回院,王地梅主任早已組織創傷團隊核心成員在搶救室等待,隨即對傷者進行全面檢查評估、擬定救治方案,經綠色通道快速到達手術室。
“嚴重創傷患者的救治必須要爭分奪秒,挽救一位患者就是挽救一個家庭?!蓖醯孛氛f,“我們始終以最優化的流程,確保傷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實施最有效的搶救手術。創傷救治綠色通道為全院最高級別綠色通道,實施一體化全程管理,均由團隊核心成員全程參與。而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救治理念以及中心成員的忘我付出和團結協作,是嚴重創傷救治成功率得以提高的重要原因,這也是東南醫院創傷中心的靈魂和精髓所在?!?/p>
以醫者情懷 為患者點燃生命之光
“鮮花未必予我,戰斗必定有我!這句話是對急診工作的最好詮釋?!蓖醯孛氛f,“干急診這行,沒有情懷是堅持不下來的。在一次次成功搶救患者的經歷中,會付出很多艱辛,但也收獲了很多成功的喜悅和感動,正是這種成就感鑄就了一代又一代急診人的情懷?!弊鳛橐幻t生,除了要有精湛的醫術,更應具備醫者仁心。
據王地梅回憶,某年春節前,一位過路的好心人見一中老年男性躺在一破房里奄奄一息,遂撥打了120,科室出診人員接到120指令后立即趕到現場,眼前的場景讓大家感到強烈的震驚和沖擊感——在一片林立的高樓大廈旁,是一棟殘破不堪已被廢棄的平房,墻壁大多已風化,屋內地面上雜亂地堆著一堆稻草,一個滿身臟污伴有惡臭的人躺在上面,甚至無法看清他的臉。出診人員快速上前為其監測生命體征,建立靜脈通道、吸氧等緊急救治并轉運回院,后通過警察幫助才明確了病人的身份,但因其沒有直系親屬,所以無人愿意來院照顧患者。王主任和科室護士長立即安排醫護人員為患者精心治療,同時安排人員為患者清潔干凈身體,修剪頭發,并照顧他的飲食起居,讓老無所依的患者過了一個溫暖的春節。此后,王地梅主任還專門號召醫護人員自發捐款,在科室成立專項救助基金,用于臨時救助三無病人及某些特殊需要幫助的病人。
學無止境 術業專攻挑大梁
21年的堅守,王地梅主任在積累經驗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學習,她的辦公室里擺滿了專業書籍,每天都要抽時間拿過來翻一翻。為了當好急診醫學科的帶頭人,她常年參加急診專業的學術交流及各種技能培訓。在不斷提升自己的同時,尤其重視青年醫師的成長。根據每個醫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嚴密的人才培養計劃,定期安排醫師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到市內外參加學術交流?!凹痹\科絕不只是通道,急診醫生更不是搬運工,我們有自己的專業。急診醫生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需要為危重患者爭取搶救的時間窗,所以應具備兩大能力:強大的救治能力和指揮能力。這種能力如何才能獲得呢,唯有堅持不懈的學習!”
急診戰場猶如生死場,過硬的專業技術水平、靈活的應變能力以及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逼迫”著每一個醫護快速成長。從一名普通的內科醫生一步步成長為急診醫學科“棟梁”,光陰編織的故事里閃耀著王地梅華麗蛻變的光芒?!澳芰υ酱?,責任越重”,在醫院等級評審那年,王地梅除了承擔急診科繁重的工作外,還要負責醫院等級評審工作,每天加班至深夜,沒有周末更沒有節假日,甚至顧不上年邁的突患腦梗死的父親。

在王地梅這樣舍小家為大家的帶領下,如今的急診醫學科是南岸區重點學科,不僅??圃O備齊全,更擁有一支業務精湛、服務優良的急救隊伍。依托院前急救和院內急救一體化的救治模式,為危重病人的急救和轉運提供了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如今,王地梅還擔任了醫院院長助理,南岸區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駐點專家。當被問及“身兼多職”的工作是否感到壓力時,王地梅笑著表示,壓力轉化為動力,用自己所學所有為衛生健康事業做一點貢獻,相信是每一個醫者的榮幸。
救護車的呼嘯、忙碌的搶救室,患者的痛苦喘息,親屬的茫然無助,這是急診的常態!而與之對應的,是急診人急促卻堅定的腳步、快速卻準確的指令、迅速卻穩定的操作、永不言棄的信念……如果說醫院是生與死相較量的戰場,那么急診科則是這個戰場最激烈最殘酷的前沿陣地,急診醫生們就是身披白衣戰袍,沖鋒在最前端的勇士。而王地梅,就是這群勇士中的佼佼者。(文/王鳳 圖片由院方提供)